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9日訊(記者 成琪)4月28日,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意大利總理孔特專程赴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歸來——意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意大利駐華大使謝國誼、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瑞宇等陪同參觀。
(國家文物局供圖)
孔特總理高度評價展覽,對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表示欽慕。他指出,中意兩國在源遠流長的經貿、文化等交流中形成了親密的友誼,打下了堅實的合作基礎,也促成了此次文物返還的實現。文化遺產是寶貴的財富,中意兩國要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促進兩國人民精神和心靈上的相通。
從長安到羅馬,古老的絲綢之路是連接中意兩國的歷史紐帶,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是兩大文明古國共通的自豪。1983年,“中國古代文明展”在威尼斯舉辦,中國文物展首次亮相意大利;1988年,首個意大利政府文保、考古代表團訪華,古老文明的現代攜手由此拉開精彩序幕。
三十余年來,中意文化遺產合作以文物入人心。“古羅馬文明展”“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展”“秦漢—羅馬文明展”“龐貝末日—源自火山噴發(fā)的故事展”“利瑪竇—明末中西科學技術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一系列精品文物展連接起中意兩大文明的互學和互鑒,也連接起兩國人民對彼此歷史文化的了解和仰慕。
三十余年來,中意文化遺產合作以互助見友誼。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陜西歷史博物館唐墓壁畫館及壁畫研究保護培訓中心、重慶大足石質文物保護中心、龍門石窟文物保護實驗室,這些在中國文物保護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文保機構的設立,離不開意大利給予的慷慨技術和資金支持,是中意兩國精誠合作的表率。
三十余年來,中意文化遺產以合作助共同進步。從洛陽龍門大奉先寺聯(lián)合考古調查到四川樂山大佛像保護修復,從故宮太和殿前期勘查及修復研究到中意合作文物保護修復培訓,中意文化遺產合作密切,以豐富的項目為基礎,促進中意文保理念、標準和技術的交流與提升。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意文化遺產合作提供了新的、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平臺。五年多來,中意總計互換了36個文物展覽,尤其是中意兩國文物主管部門開展的“五年互換展覽”項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意大利威尼斯宮各舉辦了五個高水平、高質量的對方文物精品展覽,以文物為橋梁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兩國文明互鑒。
中意兩國的文化遺產合作,不僅致力于兩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更尋求為世界遺產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遺產地結對是中意作為擁有最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的兩個國家,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框架下,以合作共贏的方式,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與利用國際合作做出的開創(chuàng)性示范,也為促進世界遺產保護體系的發(fā)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意兩國的文化遺產合作,是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合作的躬先表率。此次意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是兩國根據國際公約和政府間打擊和預防文物非法販運雙邊協(xié)定開展的成功實務合作,為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合作貢獻了新范例。雙方近日簽署的關于防止文物盜竊、盜掘、非法進出境、過境和走私以及促進文物返還的諒解備忘錄,為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秩序貢獻了中意力量和智慧,充分展現了中意兩個世界文明古國和文化遺產大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聯(lián)合行動的決心和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yè)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